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/Unix监控工具,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,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,内存使用,虚拟内存交换情况,IO读写情况。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/Unix最喜爱的命令,一个是Linux/Unix都支持,二是相比top,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,内存,IO的使用情况,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(使用场景不一样)。
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,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,单位是秒,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
[root@VM_87_96_centos ~]# vmstat 1 9 procs -----------memory---------- ---swap-- -----io---- --system-- -----cpu-----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24 0 0 2 29 89 102 3 0 97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60 71 0 1 99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61 78 0 0 100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61 77 0 0 100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58 73 0 0 100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62 75 1 0 99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60 73 0 0 100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61 77 0 0 100 0 0 0 0 1700 161672 173232 248544 0 0 0 0 59 78 0 0 100 0 0参数详解:
(1)进程procs:
r:在运行队列中等待的进程数 。
b:在等待io的进程数 。
(2)Linux 内存监控内存memoy:
swpd:现时可用的交换内存(单位KB)。
free:空闲的内存(单位KB)。
buff: 缓冲去中的内存数(单位:KB)。
cache:被用来做为高速缓存的内存数(单位:KB)。
(3) Linux 内存监控swap交换页面
si: 从磁盘交换到内存的交换页数量,单位:KB/秒。
so: 从内存交换到磁盘的交换页数量,单位:KB/秒。
(4)Linux 内存监控 io块设备:
bi: 发送到块设备的块数,单位:块/秒。
bo: 从块设备接收到的块数,单位:块/秒。
(5)Linux 内存监控system系统:
in: 每秒的中断数,包括时钟中断。
cs: 每秒的环境(上下文)转换次数。
(6)Linux 内存监控cpu中央处理器:
cs:用户进程使用的时间 。以百分比表示。
sy:系统进程使用的时间。 以百分比表示。
id:中央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。以百分比表示。
常见诊断:
1.假如 r 经常大于4 ,且 id 经常小于40,表示中央处理器的负荷很重
2.假如 bi,bo 长期不等于0,表示物理内存容量太小
评论区